31.12 最终决战。-《归向》


    第(2/3)页

    第一,直接捅穿崤山关卡。八百年前炽白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大量导弹掩护下,只要前线时间把握得好,再强要塞也能冲得下来。捅完了崤山要塞后,直接打镐都,怼跑赵政稷,再现圣炽白当年之威。

    第二,直接顺时针向东转动。这不,巡原苏天基主力在顺时针,沿着海岸线行进,均摘星在浩北也顺时针转动,在陆地上跟着踢苏天基屁股。

    第三,直接走中路北上,进浩北高原。扫荡各处,占据浩北高原这个重要的战略区,居北面南,就能同时威胁东西两侧苏、赵。

    这种对面有三种进攻可能的情况,就是防守方出现兵力不足的原因。——那个,为什么事先没在这地方多集中一些兵力和指挥系统呢?核轰炸下能够隐蔽的阵位是有限的,并且就算是叠兵力,也只会给交通,还有火力调配带来不便。

    很显然,均摘星又一次出现在了,联邦军事部署相对最薄弱的地区。

    如此苏天基必须要摆脱眼下的纠缠,回防北方门户。

    ……

    25号,晚上8:44。

    烈炽要塞上,白久漾俯视面前的战略地图,脸上默然。

    地图上千川部分,大量的红色箭头和蓝色箭头交错。而在长达十五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也出现了进攻箭头,部分进攻突出部已经打进了五百公里范围内。全球都在开打,联邦在太空中的火力是不能全部支援千川那边的。

    求进会在千川的部署,就是奔着大规模歼灭战去的。张牙舞爪的红色兵团线条,正在企图截断联邦各个部分的兵团联系。

    白久漾并没有表现得太激动,这样的情况在战前就预料过了。在数秒后,白久漾盯着浩北高原地区标注均摘星的红色集团群,缓缓说道:“这就是你最后的选择吗?”

    一旁的枪焰丽德看了看白久漾,继续忠实做着文记工作。战争至此,人工智能们已经不能插话了。

    当均摘星选择进入浩北战略区,地面上东大陆战区的众多指挥官确定了求进会明确的战略企图。

    当下——均摘星出现在北面,也就是苏天基(巡原)还有赵政稷(太云)的背面。

    晚上8:54,在巡原战区内。

    苏天基盯着庞大的战略构图,足足十秒钟后,对球形舱内一个操作界面下达了长达四十多个步骤的复杂命令。

    其中战略核打击的命令,就多达18条。

    而现在不只是苏天基,北边海拉司空盛夏,赵政稷,都对浩北高原下令核打击,在战略地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导弹已经飞行的实线,以及距离目标地不断缩短的虚线。

    25号9时到26日凌晨4时,浩北这个曾经均摘星守、联邦攻击的地方,一朵朵蘑菇云盛放。

    在十个小时内,联邦对浩北地区投掷了六百四十七枚两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山体被炸塌,河流被改道,湖泊被蒸发,蘑菇云肆意扩散。

    在26日,凌晨5点,苏天基重新返回北线巡原西部防区。随即命令兵团开始向西反击。

    联邦的重型机械化部队,朝着各个军事重镇进行突击,但是在进攻过程中并未发现龙卫兵主力,而都是七十公斤以下的生物兵种。

    这些小狗形态的兵种,在核打击后冒着辐射雨从地穴中爬出来,将一枚枚反坦克地雷埋设在各个道路体系上,形成了类似游击队的作战。

    场景1:

    在浩北高原贸易城东侧,当四十吨的战车开过来的时候,地面上的泥水中会刺溜冒出一个一个东西,朝着战车底部钻过去,紧接着全氮炸药就将整个战车掀飞。

    联邦的上位指挥官们发现,自己的确是没有遭到正面对抗,但是每一公里都有被袭击的风险,让这数千公里范围内的交通线,变得寸步难行。

    履带战车被炸,联邦立刻换成气垫船,而气垫船还是被炸,联邦只能通过直升机空投载具将力量投放到浩北前线。然而联邦的直升机在进军时频繁遇到大型鸟类生化兽的袭击。

    场景2:

    浩北东南草场。

    在核爆后的瓢泼大雨中,大片黑色机械风格的直升机群在这里一边对着地面火力侦查,一边小心翼翼地飞过。

    然而在地洞中,总是有啤酒瓶那么长的小型导弹,如同黑夜刺客投掷的匕首一样,对着天空黑鸟进行打击。这些‘啤酒瓶’,战斗部也是纯氮高能炸药,喷射破片,并非普通钢珠,具有二次伤害,也就打穿直升机舱后,会燃烧爆炸,而这些阻击力量怎么看,都不像是均摘星第一次打过来的主力突击兵团。

    三个小时后,联邦在损失大量侦察机后,确定现在阻击部队是第一次龙卫兵打穿防线后,第二次挪过来的。

    如此推测出:均摘星应该是在大规模核爆的间隙,折出浩北高原后,又再次折回来。

    并且来回了几次,连夜通过大量地效飞行器,以及运输机,将足足4万左右的生化机械部队,运到了龙卫兵先期打穿的各个阵地上。迅速树立起光粒信号收发塔楼,指挥生化部队和联邦的兵团对撼。

    而这可是在大量战略核武器打击中做到的。

    联邦指挥官骇然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均摘星五号是在不断的核闪光中,在浩北高原上不断机动,用光粒调配兵团部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