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耕马-《乱世栋梁》
第(3/3)页
黄垣经提醒,没敢再和同伴蹲下来,不过,依旧琢磨着“赛马经”。
彭均来到田边,见一身常服的李笠,和梁森等几个文武官员,正在琢磨“耕马用轮犁”。
用马耕地,需要专门的耕犁,譬如,眼前这“轮犁”。
淮北、河南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用马来耕地(旱地),以增加耕地效率,所以彭均对马耕、轮犁很熟悉。
耕马借助轮犁,相对耕牛,可以快速犁开大量平地(旱地),这是优点。
河南、淮北地区是大平原,大量田地种植的都是麦子而不是水稻,所以都是旱田,开展马耕,收益不错。
但要开展马耕,却不容易,因为要解决不少问题。
蹲在轮犁面前的李笠,见彭均来了,站起身,说:“马耕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啊。”
“是,诚如陛下所言...”彭均接过话茬,讲述自己对马耕的看法。
马耕,古来有之,但千百年来,未见大规模普及,各地用于耕地的牲畜都是牛。
原因有几个,彭均仔细调查过。
一,水田不适合马耕,所以,只有种植粟、麦的旱地,有用马耕的可能。
二,用马来耕地,马蹄极易磨损,所以必须钉铁马掌,并需要定期更换磨损的铁马掌,相对牛耕来说,比较麻烦,而且打马掌、钉马掌要花钱。
三,养马的开支比养牛贵,前汉时有名的《盐铁论》,对于马耕和牛耕的优劣,就有过论述
养马一匹,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意思是养一匹马,消耗的粮食,顶得上中等人家六口的口粮,还得一个劳动力来伺候。
四,马比牛较贵,一旦照顾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五,这是一个百姓不会明说的理由:民间养马,一旦遇到战事,民马必然被征发,有去无回。
即便官府征马时说会有赔偿,但这种赔偿,按照官府的‘传统’,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
饲养成本、使用成本较高,导致百姓养马耕地的积极性不高,担心自己养耕马却被官府事实上的无偿征用,则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李笠听彭均这么一说,觉得有些尴尬:没错,我打算在河南、淮北旱田区域推广马耕,就是想增加民间养马量,必要时,可以征用民间马匹..
但我征用民马是给钱的,没想过白嫖啊...
“没道理让百姓来体谅朝廷的难处。”李笠拍了拍手,将手上的泥土排掉,“马耕的推广,不能让小家小户的百姓承担风险。”
“马耕再好,对于百姓来说,耕马和轮犁,也养不起,造不了。”
“正所谓‘养不如买’,‘买不如租’,应该组织“马耕队”,以合理的价钱,在农耕时,对各地百姓提供马耕服务...”
“用集体的力量,在大平原地区,实现旱田的大规模马耕作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