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防患于未然-《一九八一年》


    第(3/3)页

    因此不仅仅糖烟酒公司盈利丰厚,陆玉琪自己也买到了不少名酒收藏。

    他当副经理时就是业务骨干,业务费就拿得最多,当上了一把手后收入更加多。

    因为黄瀚说过,业务费不犯法,别留在账面上,及时结算、发放有利于调动业务员的积极性,更加刺激他们为单位上赚更多利润。

    陆玉琪和原本轨迹判若两人,现在根本不是每天琢磨着找人赌钱,而是成天琢磨业务,琢磨怎么赚更多钱,琢磨买什么能够保值增值。

    唉!要是原本轨迹的他就这个样子该有多好。

    黄瀚就曾经听陆玉琪说过,那应该是在九三或者九四年,三水市后街上二三十平方米的门面房才六万块左右。

    当时他家的存款足够买两间。

    说这话的时候当然晚了,而且晚了近二十年,那种二三十平方米的门面房一年租金都三四万了。

    成天玩物丧志,一心想着赌钱,当然不琢磨人、琢磨事。

    如今的陆玉琪不赌钱了,闲不住的他又琢磨事又琢磨人,果然把糖烟酒公司搞得风生水起,排名在扬州地区数一数二。

    他有正经八百的大专文凭,而且是航空学校的文凭,有曾经是空军飞行员的光荣经历,估摸着不会止步于商业局副局长,还能高升。

    孔老板跟黄瀚长谈过后,思前想后觉得心里不踏实,他干脆亲自回去处理事宜。

    眼看着大陆越来越进步,三水市的产业链已经完整,他属于最早来大陆的台商,亲身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大陆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经常跟黄瀚接触,听黄瀚聊,心里接受了大陆将要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的观念。

    形成大市场的要素之一当然是必须有钱,孔老板看到了大陆特别是三水市工人的收入逐年增加。

    大陆人口已经突破十一亿,潜在的购买力惊人,需要投资的基础建设是个天量,需要的交通工具数量恐怕能够超过欧洲。

    这段时间孔老板一直在调研市场,黄瀚也明确指出大陆以后肯定会发展汽车工业。

    于是乎,孔老板下定决心办生产汽车配件的合资公司,他瞄上了汽车的电路、灯光。

    这也是充分发挥他懂行的优势,因为台湾电子元件方面搞得不错。

    “阳光牌”电饭煲已经稳居大陆销量第一,还畅销东南亚,跟孔老板带来了台湾领先的技术不无关系。

    既然下定决心,就别扣扣索索,孔老板准备再投资一千万美金购买设备,计划抛股票、买房产凑出五百万美金。

    他办完了所有的事情后准备回大陆,因为他不想错过国庆节的“激情三水晚会”,“阳光集团”和“向华精锻齿轮厂”也在国庆节期间召开订货会。

    九月二十四号下午,孔老板的几个朋友都打电话来了,一个个都火急火燎。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新闻,台湾财政部郭长官今天中午宣布,从一九八九年元旦起恢复缴纳证所税,出售股票超过三百万元且有所得者,都得交税。

    这是个绝对的大利空,杀伤力会有多大没人能够预料,只要手上有股票的台湾股民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孔老板的好朋友当然知道这三个星期内,孔老板不仅仅卖光了股票,还把手里的投资性房产全部脱手,只留了自住房。

    他们打电话来都口气不善,纷纷质问孔老板不够朋友,获知内幕消息只顾自己逃顶。

    孔老板既然卖光了股票和房产,当然不关心台湾的股市行情,这段时间都是在洽谈机器设备,联系管理人才。

    他被朋友数落时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朋友说清楚了当局出台证所税的事儿后,他才恍然大悟。

    然后他就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大喘气。

    他也是老股民,哪能不知这是个大利空?

    他喃喃道:“台湾股市要出大事,果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黄瀚太神奇了,我太幸运了。”

    然后他笑了:“幸好我选择了相信他,否则这一刻恐怕也得急得满屋子乱转。”

    没多久门铃响了,菲佣来报告,几个老朋友来访。

    那是他的朋友电话声讨还不解气,结伴上门来数落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