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新书第五伦》


    第(3/3)页

    第五伦密诏中是这样对马援说的:“三路皆止,唯东路不止,且先让董宪,试一试河济之间的水,有多深!”

    ……

    董宪去年冬天被樊崇打成了光杆司令,甚至被俘,在赤眉的投瓦中侥幸被释放,当时的他落魄不已。

    可才短短四个月,董宪就再度神气起来。带着马援分给的黄金丝帛、河北地区送来的上百副甲,几千兵刃,又在大野泽畔拉起了一支近万人的队伍。

    轰轰烈烈的杀官造反过去后,大野泽还是那么穷,甚至比大乱前更穷困混乱,董宪带走的本地壮士,要么战死要么重新投了赤眉,但当地总有仰慕他名声的年轻人愿意为了“王侯将相”的许诺,以及金饼丝帛的诱惑,投入董宪麾下。

    只是他这“游兵”,做得实在是够差劲,倒不是说董宪无能,他新拉起来的兵,虽然难敌樊崇的主力精锐,但与其余几公交战,却总能打个五五开。

    麻烦之处在于,楚汉之际的老前辈彭越还能断楚军后方,但赤眉却根本不存在粮道,从来都是以战养战。

    董宪也不着急,一面招兵买马,一边替魏传檄兖州各郡县,然后转头用这些“功绩”跟马援要金子要粮食、甲兵,借虎皮扯大旗,董宪有把握在今年内扩充到三万人,控制两个郡的地盘……

    直到他收到了第五伦的诏令,要求董宪带兵向西进发,参与在河济之间的会战。

    眼看董宪面露犹豫,他手下有旧部劝道:“大王当初投马援,是迫不得已,如今旧部陆续归来,兵卒也收得差不多了,何不继续当王,何必屈于第五伦之下做一个小侯呢?”

    这是要他学楚汉韩信,做赤眉、魏之间的第三方么?董宪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这败军之将,哪能和韩信当时的形势比啊,他连彭越、英布都不如!

    但部下也说得对,这乱世里,不管是单干还是投靠强权,手里有兵是最重要的,没了这筹码,第五伦那,他恐怕连个侯都混不到!

    于是董宪下了决心。

    “河济之间的大战,我得去。”

    “但又不全去……”

    魏军不是有四路么?按照赤眉军的习惯,往往是“围点打援”,谁先到就打谁!他走慢点,稳一点,因为董宪深知,总有积极的将军比自己先进入战场。

    于是,董宪点了七千部下,磨磨蹭蹭地沿着“瓠子河”出发了,这条河是汉武帝时黄河决口,冲入巨野泽流下的河道,如今黄河水闹腾时,还经常以此为主道,灌入兖州,将原本富庶的山阳郡(昌邑国)淹成一片泽国,也早就了百万兖州难民。

    董宪的军队十里一停,五里一顿,以日行二十里的速度龟爬,等爬到濮阳,必是十日之后,他只希望能赶上战役的尾巴,若第五胜而赤眉败,他就跟着打打顺风仗足矣,而若是赤眉胜第五败,董宪就能溜回巨野泽,然后跟第五伦索要更多东西……

    第五伦给他们的诏令,都是从安全地区渡河送达,而两支军队之间,隔着赤眉军遍布的河济,基本不可能实时沟通。但董宪还是努力派人联络马援,他这降将,也只能自诩“丈人系”,抱马援大腿才能生存。

    可一连派出三批使者,马援都杳无音信,董宪这才察觉不对,此时,他们已经沿着瓠子河西行百里,走到名为“甄城”的地方,与赤眉军的遭遇也频繁起来,他们的主力难道不该在别处,堵截其他先入河济的魏军么?

    好在,董宪有个避人耳目的办法:他令部下也涂抹赤眉,打算装成来自兖州的三老混进去,又发了五颜六色的巾一枚,以便大战中作为区别,一路来避免了许多麻烦。

    然而董宪的小伎俩,这时候却不灵了,几股赤眉军忽然朝他们靠近,并发动了进攻,董宪连忙让人告诉他们:“吾等是兖州赤眉,赤眉不打赤眉!”

    可董宪迎来的,却只有更加猛烈的进攻,以及奉樊崇之命,来收拾董宪的赤眉五公杨音。

    “还在乃公面前装?汝等眉是红的,心却是五色的,打的就是你这叛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