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刚摸清你底细-《新书第五伦》


    第(1/3)页

    “徐公只与田翁密议,还请壮士止步。”

    在通往楚丘亭的小道上,赤眉拦住了巨毋霸,示意他在此等待。

    巨毋霸没有带兵刃,他本人就是致命的武器,当他瞪起眼睛的那一刻,即便有甲兵在身,赤眉战士都只觉得下一瞬就会被这巨人一拳揍死!

    但王莽却对巨毋霸点了点头,一年多相处下来,他发现徐宣是个知大局的人,且一心为赤眉考虑。虽然对自己颇有怀疑和不满,但要想动手,在淮阳、睢阳时,他有一百种法子弄死自己,大不必等到现在。

    更何况,王莽有一种预感……

    路不好走,王莽拄着鸠杖步履蹒跚,好在有两位赤眉战士在旁搀扶——赤眉对文人一般是鄙夷的,觉得他们只会动嘴皮子,有的人甚至连帐都算不好,但“田翁”不同,因为田翁主持了分地,让他们受了惠,故而颇为崇敬,甚至有人将他视为赤眉的“第七公”。

    这楚丘亭亦有古代遗迹,断裂的黄土墙,古老而残破,等爬到楚丘顶上时,却见一群赤眉战士残垣下挖灶坑时,刨出来一片片龟甲兽骨,上面写着奇奇怪怪的文字,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识范畴。

    “有人说是龙骨,田翁博学,来瞧瞧这是何物。”

    徐宣也在旁负手观看,就招手让王莽过去,问他此乃何物。

    当初刘歆就收藏过不少类似的东西,王莽也参与钻研过,从中筛选谶纬,遂道:“此乃殷商之字,龟甲卜卦而已。”

    说完他就想起,徐宣过去虽只是小吏,但也学过《易》,不至于猜不出吧。

    徐宣不谈接下来的作战,却与王莽聊起“楚丘”这个地名来。

    “听说濮阳附近,也有一个楚丘,田翁博学,且说说看,这两地何以重名?”

    王莽遂道:“据说两地皆是楚人先祖所居,楚人念旧,一如狐死首丘,将每个居住过的地方,都叫‘楚丘’,但这楚丘亭,还做过商汤的都城。”

    那时候的楚丘亭(今曹县),非但是商国的中心,更是天下的中心呢!

    徐宣啧啧称奇,示意无关者退下,只剩他与王莽时才道:

    “世上有同名而异地者,有同名而异人者。与之相反,同一处地方,却有许多个名,譬如吾故乡兰陵县,新朝时,就更名为兰东县,也不知王莽如何想的,此皆寻常事也。”

    “但不寻常的是,有些人,前后却有两个名,两种身份。”

    徐宣说到这,平淡的语气戛然而止,猛地拔剑,指向他怀疑许久的白发老人:

    “我说得可对?江湖游士田翁……前朝皇帝,王莽!”

    这个猜测虽然合情合理,但毕竟太过疯狂,奇异到徐宣都没法对其他人说出口,只能派人暗中监视,同时寻找所有可能认识王莽的前朝臣子。

    吸取了郑兴欺瞒、王匡被人抢先打杀的教训后,徐宣在东郡太守王闳叔侄送到后,秘而不宣,只让他们分别在睢阳见了王莽一面,二人都是宗室,总是拜见过王莽的。

    果然,王闳虽目瞪口呆,却闭唇不言,于是徐宣以他的性命为要挟,令其侄王磐仔细辨认,但王磐是王家小辈,也就远远见过老皇帝几面,不能完全确定。

    真正坐实此事的,乃是王莽的亲信崔发,他在南阳被徐宣令人绑架,对外宣称说逃走了,实则被拷掠折磨了一个冬天,总算逼得他吐露了实情。

    徐宣早年在东海郡做过狱吏,凡事喜欢讲究个证据齐全,如今人证都有三了,若这老头儿还敢狡辩,徐宣能将半死不活的崔发、已经无毒可服又不敢咬舌绝言的王闳,都拎上来与王莽对峙!

    岂料他话音刚落,白发老翁面对剑尖,竟是不闪不避,只起身朝徐宣拱手。

    “予确是王莽。”

    这份从容,与徐宣想象中对方的惊慌失措截然不同,王莽甚至还敢双目直视徐宣,竟是视死如归?

    “窃国者的胆量,与吾等窃钩者,果然不同。”

    徐宣对着王莽看了又看,似是记住他死前的面容,又像在重新审视他:“我在东海郡为狱吏时,郡中常收到发自长安的诏令。”

    “诸如王田改制,私属令,五均六筦,乃至于各地更名之喻……”

    “吾等小吏当时便说,与汉家皇帝相比,这位新室皇帝王莽,真是好兴事,没有一月消停。”

    而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这些诏谕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可却没有一丝一毫执行的可能性,底下人只将朝廷的要求当成空文。

    当然,更让小吏仇恨王莽的,是他非要将俸禄和一地灾异挂钩,有灾就扣工资,辖区有叛乱也要扣。徐宣就是因为东海闹蝗,引发赤眉作乱,导致全县大小官吏俸禄绝发,再看这朝廷废物不堪,这才一咬牙一跺脚,加入了同乡的赤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