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明末汉之魂》


    第(3/3)页

    由于垛田的土取自于淤泥,故而土地肥沃,稻谷产量高于江南良田的平均亩产接近一成。

    里下河地区是湿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地晒得干裂的大旱之年,主要的防范就是涝灾。

    有资本、有统御力和组织能力的“红旗军”带来了不少劳动力在南通州等待转运。

    在这期间组织这些人乘内河平底船经过始建于西汉文景年间的通扬运河去离泰州不远的里下河地区劳动,这段河道原名为邗沟、运盐河,全程能够通航排水量五十吨的平地帆船。

    他们在水利建设班毕业的工作人员带领下修建套闸调节上河、下河水位,修建水库蓄洪、泄洪,使得垛田区能够应对三十年一遇的特大涝灾不成问题。

    转运的饥民在里下河地区劳动一百天,劳动者在定量管三顿的情况下会得到一石杂粮两块银元的报酬,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也能够检查出人群中是否有传染病患者。

    发现传染病患者当然不可能准许他们上前来接移民的海船远行,隔离治疗必不可少。

    这两三年在里下河地区不遗余力兴修水利,挖淤泥造垛田,现在从一片泽国中诞生出了十几万亩能够两熟的高产良田。

    已经有“红旗军”体系接近一万户老百姓留在这里屯垦,产出的粮食不仅仅能够让这些家庭衣食无忧,该“红旗军”得到的那一半也有十几万石。

    由于盐城那一带的芦苇荡里活动着不少水贼,长江分遣队在农闲时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围剿,如今里下河一带比较安全。

    这当然是仅仅局限于“红旗军”体系的屯民,因为俞全佐没有全部把盐城一带的水贼剿灭,收编了一股水贼,头领叫做顾dà    má子。

    “红旗军”辛辛苦苦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搞出来的垛田不许任何人染指。

    对付水贼、强盗有长江分遣队,对付官府和地主、乡绅之时当然是顾dà    má子的水贼出手。13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