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国之卷 第十五节 钻井队(四)-《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2/3)页

    秦西科带着徒弟们住到了机械厂去。调拨给他们的几台旧设备都在那里“待修”。展无涯专门给秦西科安排了一个大车间用来堆放这些“设备”。秦西科过去一看心凉了半截。这tmd就是一堆破铜烂铁啊。

    这批“待修机”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三台墨子型蒸汽机,马力从二十五到一百不等。还有一台农垦机动连队淘汰下来的铁牛二型蒸汽拖拉机,

    从锈蚀和磨损状态看,这些设备至少已经服役三年以上了--在旧时空这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临高机械总厂的大型设备而言,服役三年以上的大型设备都属于年高有德。完全够得上报废的标准了。

    有一台墨子型蒸汽机的铭牌上的出生年月更为老旧:1631年7月。是墨子型最早生产型之一。按照使用记录看,它是从三亚运回来的--实际上已经是台报废的机器。

    当然了,按照机械工程师们的看法,除非是主体结构的金属疲劳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否则所有的大型设备都是可以修复的。内燃机车、轮船所使用的大型柴油机拆卸之后都可以重新翻修上岗。蒸汽机这种傻大黑粗,冗余量很大的设备自然也可以。

    秦西科立刻带领自己的徒弟们投入了修复工作,他在机械厂工作多年,经验是足够的,还有一帮亲自带出来的徒弟帮忙,在厂里不论是动力、吊装还是零配件都很方便。自己搞不定的问题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请更高明的专业人员来帮忙。因此进度方面颇为顺利,预计在出发前可以将设备全部翻修完毕。不过,这些蒸汽机配套的锅炉无法翻修,得等新造的锅炉。按照生产计划,出发的时候只有两套蒸汽机能完整启运。

    “就算锅炉没法一次性按时完工,蒸汽机也要全部运走。宁可到文莱去等锅炉,也不要留在临高。”陈鹏宇生怕夜长梦多--现在到处都在上项目,蒸汽机是抢手货,留在这里等锅炉,搞不好又给哪个项目组半途截胡了去。

    设备一经修好或者接收到手,便马不停蹄的立刻转运到临时基地去。陈鹏宇在这里对调拨给他的工人进行基本的技术培训。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开钻机打井并不需要多好的文化,油井上的外包工人其实多数都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当个石油工人一是要吃苦耐劳,二是得有力气,这里的设备就没有轻的。

    虽说对文化要求不高,但是必须的培训还是要有得。毕竟旧时空的“没文化”和本时空的“没文化”并不是一个概念。要让这些从净化营刚出来没多久,只有基本读写能力的归化民成为能正确使用设备的石油工人,还是一桩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好在净化营出来的人,在纪律性和服从性上都被充分的训练过。培训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

    这批石油工人被划分成了四组八队。分为石油勘探组,石油采集组,石油储运组,设备后勤组。其中石油勘探组3队和4队都要携带简易勘探设备和标准钻井设备。石油采集组分为三队,每一队携带一台蒸汽驱动的抽油机。石油储运组一队,因为预计是从马尼拉购买大牲口,所以在后勤基地暂时只有一个队长负责养牲口。设备后勤组包括设备维修队和后勤保障队,前者负责修蒸汽机等事项。

    这个组将最后出发,一是他们的培训周期比较长,二是预计要携带的木材加工厂和修配厂的设备需要较长的等待周期。所以一开始秦西科准备只靠自己和徒弟们组成一个先遣维修组过度一下。

    第一批设备按时交货了--这还是勘探队出发前就项目组订下的货。包括两台蒸汽钻机和一台蒸汽吊车,还有两台秦西科带队加班修复出来的蒸汽机。

    设备按时送到之后,两人便组织勘探组和采集组的工人把各自的设备拆成运输状态,然后再组装起来,进行试运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