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篇文章挺有用的,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貌。 知礼总是没错的。 懂礼貌的小孩,招人稀罕。 两篇文章加起来两千字多点,分了两卷竹简,总重六七斤。 他这是小卷,大卷一般能记载两千字左右,一卷大概重五斤。 在古代,知识很有分量,读书人也是很有力气的,书简真的比刀剑沉,抡起来能砸死人。 所以说,《论语》别名“抡语”,是有事实依据的。 刘襄背负着能当武器的知识,出宫向书城而去,他要去找蔡邕,一是请老丈人帮忙斧正,看看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 二是想让他写个范本,这可是书法大家,蔡伯喈的手书,极受世人推崇,有他的字做范本,不但能吸引蒙师,而且能让蒙童从一开始识字就接触正体,好处很大。 当然不可能给每个孩子发个蔡邕的字帖。 是他写个范本,让蒙师抄录,然后再教给学生,让那些蒙童在沙盒中练字。 现在没有印刷术,刘襄没办法给每个学生印刷教材,那太奢侈了。 他不是没想过把印刷术“发明”出来。 可是,印刷术的关键不是雕版也不是活字,而是油墨和纸张。 光发明个印章有什么难的? 真正难的,是能够承载印制的柔韧纸张和便宜的油墨。 东汉的纸,属于草纸,粗糙、脆弱、发黄、散墨,画画还行,水墨画的很多意境,其实就是纸张散墨留下的历史原因,咱们的祖辈反而把这个缺点玩成了艺术,真牛逼!不服不行。 这样的纸,字迹不清晰,难以用来书写,也不容易保存,更别说印刷了,拓印的时候太容易损坏了。 还有油墨的问题,汉朝有油墨的前身,印章用的印泥就是,可那玩意不便宜,大规模印书成本不低。 所以印刷术属于技术上能达到制造要求,但推广上,问题重重,他也在改良纸张,可效果不好。 技术难以落地,跟没有一样。 /130/130239/31219652.html 第(3/3)页